刘雨辰冯彦哲领衔北京羽球队 全运会男双冲金进入冲刺阶段
距离 2025 年 11 月在深圳举行的第十五届全运会羽毛球决赛阶段仅剩三个月时间,北京羽毛球队正以 "双塔组合" 刘雨辰、冯彦哲为核心,在什刹海体校训练馆展开高强度备战。这支承载着北京羽毛球复兴希望的队伍,不仅要在男双项目上冲击金牌,更要在团体赛中改写历史,为这座城市带回久违的荣耀。
一、双塔擎天:世界冠军的本土使命
身高均超过 1.9 米的刘雨辰与冯彦哲,堪称北京队最锋利的 "倚天剑"。30 岁的刘雨辰虽在 2024 年巴黎奥运会后宣布退出国际赛场,但始终坚守北京队训练馆。这位 2018 年世锦赛男双冠军得主,职业生涯累计斩获 12 个世界羽联巡回赛冠军,如今将全部精力投入全运会:"这是我作为北京运动员的最后一届全运会,必须为家乡而战。"
24 岁的冯彦哲则处于职业生涯上升期。作为现役国手,他与黄东萍搭档混双曾登顶世界第一,2024 赛季更豪取 6 个巡回赛冠军。尽管需要兼顾国家队训练,但冯彦哲始终将北京队视为根基:"每次回到什刹海,都能感受到前辈们的拼搏精神,这激励着我在全运会拼尽全力。"
两人虽在国家队从未搭档,但默契度令人惊叹。总教练田俊宁透露:"他们虽然年龄相差 6 岁,合练时间有限,但对双打节奏的理解高度一致。刘雨辰的网前封网和冯彦哲的后场突击形成完美互补。"
二、团队突围:从低谷到复兴的蜕变
北京羽毛球队的复兴之路充满坎坷。建队 47 年来,虽培养出张楠、董炯等名将,但在全运会历史上从未染指男团冠军,男双项目也仅在 2017 年由张楠 / 刘雨辰获得铜牌。2023 年全国锦标赛,女队历史性获得亚军,男队闯入四强,标志着队伍整体实力的飞跃。
本次全运会,队伍采取 "以老带新" 策略。27 岁的姚智迪将身兼男团、男双、混双三项,这位三届全运会老将坦言:"团体赛需要承担更多责任,每场球都要拼到最后一分。" 年轻选手王子萌与冯彦哲搭档混双已直接晋级决赛阶段,而其他单项选手正通过 8 月宜昌资格赛全力争取入场券。
三、战术革新:破解合练难题的智慧
面对冯彦哲频繁的国际赛事任务,教练组创造性地采用 "线上 + 线下" 结合训练法。田俊宁介绍:"我们通过视频分析冯彦哲的国际比赛,针对性地设计战术模块。刘雨辰则重点打磨网前小球技术,弥补两人合练不足的短板。"
在体能训练方面,队伍引入北京体育大学研发的 "低氧训练舱",模拟深圳湿热气候对心肺功能的影响。"全运会期间深圳平均气温 28℃,湿度超过 70%,我们必须提前适应这种环境。" 体能教练李广通表示。
四、强敌环伺:广东双塔的终极挑战
根据最新抽签结果,广东队的梁伟铿 / 任翔宇以头号种子身份成为北京队冲金路上的最大拦路虎。这对组合在 2024 年世锦赛击败刘雨辰 / 欧烜屹夺冠,目前世界排名第一。但田俊宁并不畏惧:"我们研究了他们的比赛录像,发现梁伟铿的反手接发球存在漏洞,刘雨辰的封网速度完全可以压制这一点。"
此外,浙江队的谢浩南 / 王昶、福建队的何济霆 / 周昊东等组合也具备爆冷实力。"全运会无弱旅,每场比赛都可能是决赛。" 刘雨辰在训练间隙接受采访时说,"我们已经准备好应对任何困难。"
竞技宝官网五、精神传承:从董炯到双塔的信念
在训练馆走廊,悬挂着董炯 1996 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男单银牌的照片。这位北京羽毛球的传奇人物,曾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运动员。如今,刘雨辰的更衣柜旁贴着张楠 2012 年伦敦奥运会夺冠的海报:"这提醒我,北京羽毛球的辉煌需要我们这代人去延续。"
随着 11 月的临近,北京队的训练强度持续升级。每天清晨 6 点,馆内已响起羽毛球的清脆击球声;深夜 10 点,体能房仍有队员加练核心力量。"我们背负着北京羽毛球的历史使命," 田俊宁说,"这次全运会,我们不仅要冲击金牌,更要让所有人看到北京羽毛球的复兴。"